Skip to main content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中央帝国密码三部曲(套装共3册)以技术化方式,从财政、哲学、军事角度,完整解读中央帝国从秦朝到清末两千多年的历史脉络 郭建龙 23个想法

◆ 第38章

郭林宗所表现的出世感已经有了很强的魏晋之风,可是,他本人虽然脱离了政治,但关注点仍然在政治之中,所以在陈蕃死后,他伤心而死。在东汉时期已经有了更加远离政治的人士。这个人叫徐稺,字孺子。他完全断绝了一切与政治的联系,过着隐士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彻底放弃了汉儒所推崇的礼仪观念,而是采取了与道家类似的人生态度。

◆ 第39章

玄学其实是一种质疑精神,一种方法论,对五花八门的现象提出质疑、辩论,恢复人的思考能力,这种态度就是玄学。它其实更多的是教会人如何思辨地看待世界。

◆ 第40章

玄学的思辨力量,在论证三个主题——“声无哀乐论”“养生论”“言尽意论”时,发展到了高峰。

对嵇康,当时人形容他的风姿是“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永远是政治压过科学,入世压过出世,名教压过自然。所谓名教,一般指功名利禄和儒家礼法,而自然则指政治之外的江湖之远。

他开始仇视名教,认为人之所以受到束缚,是因为脱离了自然,而坠入了名教织成的网中无法自拔。如果想恢复自由,必须挣破这个名教之网,到自然中去寻找真正的自由。如何挣破名教之网?他认为所谓挣破,不是说人要到山上隐居,再也不见人,而是要做到对名教无视。哪怕你身处于闹市之中,甚至朝堂之上,只要做到无视眼前的人,将功名利禄之徒视为粪土,不追求、不参与、不恭维,就已经挣破了这个名教之网。

所谓君子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心里根本不在意人世间所谓的礼法、是非等观念;第二个标准是:减少自己的欲望,不放纵自己的感情和行为。当做到第一点的时候,就能够“越名教而任自然”,做到第二点,就可以“审贵贱而通物情”。

后人常说“大隐隐于市”,与嵇康的观念就有相似之处,一个真正的君子既要在思想上超脱于俗世之外,但又甘心在行为上做一个普通人,对自己的境遇毫不在意、毫不强求。

真正的君子,是超脱于世事之外,不会为了这些事激愤,也不会专门去隐居。他可以处于任何地方而又对一切身外之物视而不见。

嵇康的《琴赋》[73]中暗藏了一首歌,这首歌仿佛是他提前为自己的结局所写的,这首歌的歌词是:“凌扶摇兮憩瀛洲,要列子兮为好仇。餐沆瀣兮带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一句“委性命兮任去留”道出了他对生命的旷达态度,他相信,所谓生和死,只不过是两种自然的形式。在他死后,人们也乐于相信,他不是死去,而是进入了“齐万物兮超自得”的另一种境界,继续以他高冷的姿态嘲笑着世人的蝇营狗苟。

魏晋时期所开辟的思辨哲学,也终结了两汉时期的机械宇宙论,让人们开始关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而不是死记硬背什么灾异对应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当思辨的大门打开后,从印度而来的佛学才容易“占领”这个东方的中央帝国,继续注入更加思辨性的哲学体系。

◆ 第42章

悉达多(我们应该称他佛陀了)的理论可以用“四谛”来概括,所谓四谛,就是“集、苦、灭、道”四种真理。苦谛,指的是轮回之中的一切苦难,如“生、老、死、愁、苦、忧、恼、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等,都是人生必须经受的苦难。这些苦难之所以产生,是因为贪、嗔、痴三毒,也就是集谛。所谓集,就是人类的欲望的集合体。如果要消灭痛苦,就必须消灭贪、嗔、痴三毒,消灭了三毒,也就跳出了轮回。这就是灭谛。而道谛,也就是跳出轮回的方法和修行。佛教弟子修行的行为规范,一般来说是指八正道,“正见解、正思想、正语言、正行为、正职业、正精进、正意念、正禅定”。这些正道帮助人们消灭三毒,跳出轮回之苦,从而达到其活着的意义和死后的永恒。

对于“佛”的概念,大小乘佛教也有了区别。小乘佛教认为佛陀只是一个导师,来指引人们脱离轮回之苦,这一点更像早期的耶稣的形象。而大乘佛教则把佛陀神化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这就类似于上帝了。神还不止一个,世界上有许多佛,释迦佛只是其中之一

◆ 第45章

《西游记》认为,玄奘西游是为了取得真经,而所谓真经就是大乘佛教的教法。按照书里的说法,唐朝流行的仍然是小乘佛教,观世音让玄奘去取经,就是用大乘佛教来替代小乘佛教。[99]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唐代在玄奘之前,流行的已经是大乘教法。大乘佛教主要包括了般若、唯识、真常三支[100],在南北朝时期流行的是般若学,其他两支也有所发展。到了唐代,真常一支逐渐成了中国的主流学说。

安史之乱中,唐代的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而随后的藩镇割据更是让人扼腕。藩镇们割据一方,不再听从皇帝的号令,也对文人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震动,他们为皇帝的软弱无力感到耻辱。许多人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灾难,得出的结论却是:唐代的自由精神破坏了整个帝国的社会结构,使得皇帝丧失了权威。他们认为如果要恢复权威,关键是要恢复儒教的中心地位。到这时,唐朝最自由的阶段过去了,儒教正在悄然重建。重建儒家精神的代表人物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

古文运动又可以和文艺复兴作比较,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在号称复兴古代文化,而其实是创造了一种新型文化。

◆ 第46章

比如,主张禁书的欧阳修就受益于这场革命,在他小时候,曾经从别人家的废书筐中找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昌黎先生文集》,脑筋随之开窍,继承韩愈的传统发扬古文,终成大家。

◆ 第47章

在所有的哲学(宗教)体系中,一般都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居住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第二,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是什么样的?第三,人应该做什么才能与整个世界合拍?

◆ 第50章

普通的人都会说,世界上有一种包罗万物的“天理”,这种天理就隐藏在纷纭复杂的万事万物之中,一个人要想领悟这种天理,就必须首先去“格物”,也就是去领悟万事万物。大部分人学到这一步就算了,至于从万事万物中领略的天理到底是什么滋味,他们就觉得太难了,不去管了。

他认为,所谓天理,根本不用去外面寻找,它就藏在人的心里。每个人都有一颗心,但他们生下来,心中就深藏着所有的知识,只是这些知识被隐藏起来,我们没有意识到罢了。一旦意识到了这些知识,我们就了解了全世界。[11]所谓“格物致知”,就是把外界的万物放回到心里,发掘出内心知识的过程。他的方法是从“知识”到“物体”的。首先发掘内心的知识,再用来比照外界的万事万物,或者改造世界。

]针对心法,他提出了四句口诀:“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16]解释开来就是,人心的本质是没有善恶之分的,而之所以产生出善恶,是由于人们的意(欲望)的作用。而所谓良知,就是人根据自己的内心,区分善恶的过程。当寻找到良知之后,也就达到“知”的境界,再用这个良知去改造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叫“格物”,这个过程也是践行善事、去除恶习的过程。

◆ 第52章

培根提出另一条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首先不是制造理论和概念,而是观察世界,当搜集了足够的观察材料之后,再利用归纳法整理材料,总结规律;其次,当总结出规律后,再利用演绎法来验证规律,如果根据规律推导的结果与新的观察相符合,就证明这条规律是可行的,否则,规律就是错误的,要重新回到第一步。培根提出的这种方法至今仍然是科学的基石,将观察、归纳、演绎、验证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同时,将那些不可观察的概念排除在了科学之外。

现代哲学比起古代哲学对人类的影响已经在缩小,因为它不再负责解释宇宙的构成,也不再影响人类的经济和生活。哲学的退缩与科学的前进,是现代人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