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俞军产品方法论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907971/

俞军产品方法论
俞军等

◆ 推荐序一

“为什么工业时代的企业没有产品经理,总经理就是产品经理,要做市场定位,通过工人实现,不断打磨迭代;互联网时代可以同时做很多产品,才把产品经理岗位从总经理身上剥离出来,做用户需求挖掘、产品设计,通过工程师实现。好的产品经理需要洞悉人性,要像总经理一样考虑周全,好的总经理也必须是好的产品经理。”

◆ 1.3 产品经理做什么

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关注,并“协调”公司不同分工下的不同职能,让大家共同完成目标。

经济学领域太庞大,产品经理只要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算及格了: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效用,是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总效用最大化。关于成本,要明白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关于边际,要明白基本的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供需定律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

用户模型是指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我们通常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掌握的标志是: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准确率较高。

◆ 2.1 企业、用户与产品的关系

用户价值和企业商业价值的关系是:企业以产品为媒介,与用户进行价值交换,达成创造商业价值的目的。而本质上,交换的不是产品这个媒介,而是产品背后的各种用户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产品是用户价值交换的媒介。

◆ 2.2 如何理解用户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用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这五个属性。

异质性是指用户的特点千差万别,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

情境性是指用户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可塑性是指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不同的信息刺激发生变化和演化,具备可塑性。

自利性是指用户追求个人总效用最大化。有限理性是指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

价值最早的定义出现于经济学萌芽期,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劳动决定的,这本质上是成本价值论或客观价值论。经过从19世纪70年代持续到20世纪初的边际革命,人们认识到边际效用的概念,认为价值是由效用决定的,国际学术界和社会开始普遍接受价值的主观性,放弃了价值的客观性。

效用是欲望的满足程度,人通过消费物品和劳务满足欲望。

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有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可见幸福与效用及欲望相关。

所以,分析用户的粒度必须基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且必须有足够的样本量,用户是一种基于无数样本的分布模型。

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 替换成本

◆ 2.3 如何理解产品

产品是一种价值交换的媒介,企业用产品与用户交换价值。

◆ 2.4 如何理解企业

洞察:这其实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获利。你知道怎么能买到便宜生产要素(如某类人才),你知道哪些用户更想要什么,你精通一种有用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渠道,你知道什么约束条件将会变化。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这样就很可能有市场获利机会。

企业是不能无限扩大的,企业的边界只能扩大到因企业内部科层增加而增大的组织成本等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之时。

什么是组织?是有共同目标、共同理念、共同知识,遵循一定运行机制的一群人。

人们的内心需要有意义的工作,符合社会利益的远大显性目标是好企业必不可少的,否则企业就不可持续。

◆ 3.1 交易与交易模型

交换创造价值,你愿意付出一些代价去买(交换)那个东西,是因为你预计它对你的价值大于你付出的代价,而且没有更优选择。

产品通过交易转移到了一个更能创造价值的人手里,樵夫拿到斧子和音乐家拿到小提琴,他们就能创造比之前要大得多的价值。他们利用这两个物品创造新价值的能力也增加了,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的总物质没有增加,但这个世界上的人类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增加了。这就是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交易的原因——交易创造价值。

损失厌恶,指的是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所以平均来说,用户换回的物品或其他价值要大于支付代价的2.5倍,交易才能成立。

很少有静态的企业壁垒(政府意志支撑的强准入限制可以算),大多数企业的壁垒其实是“效率”或者说“时间差”。因此,我们除了要讨论“创造价值”外,还需要思考如何高效率地创造价值。

◆ 3.2 效用

经济学是最庞大的社会学科,但对产品经理来说,只要掌握四个概念——效用、边际、成本、供需定律,就算过了及格线。

信念也是一个基本的用户需求起源,每个人的信念是不一样的,违反个人信念的事会给个人带来认知失调和负效用。比如有些人为了信念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不做某些他不认可的事情,这个拒绝过程其实对他个人而言也有一种正效用。

认知的效用主要体现为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取向,即维护正面的自我形象;社会认知取向,即正确了解世界的需求。

社会认知取向有时候和自尊取向是冲突的:一个人要正确认知世界,结果发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其实是错误的和坏的。这个时候,只有少数人在少数时候能够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改变,多数人的习惯做法是在心理上寻找自我安慰甚至扭曲认知,以营造这件事其实“不算坏”甚至是“好的”的感觉,继续假装自己是正确的,自己是好人,归因于别人有偏见或无知,或者归因于这是别人和环境造成的问题。

如果你认可一个产品带来的某种效用,且这个效用大于你愿意支付的代价,这种效用的交易就能成立,世界上就多了一笔消费、一次交易,同时也为交易双方创造了两组新价值。

因为产品对不同用户的效用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决定做什么产品或更新什么功能之前,先要讨论:我们要满足的是哪些用户?该产品代表什么情境下的什么效用组合?这个产品迭代能否结合我自身的各种优势,实现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这里的收益可以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流量上的、口碑上的、安全上的等。

产品效用对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底线需求(不能低于),够用就好(不用高于),越多越好(愿意多支付),惊喜(超过预期或参照系)。

我们一般说的研究迎合用户需求,其实指的是,在给定条件下,选择创造哪些用户价值、满足哪些用户需求更能促成交换,最适合企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能让企业有最高的边际投入回报比。

◆ 3.3 边际

传统经济学里,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额外满足程度。边际的含义是额外增量。

边际利润是指在一个给定约束条件下,再多做一笔交易,增加的额外利润。

◆ 3.4 成本

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交易成本,指完成一笔交易时,交易双方在买卖前后所产生的各种与此交易相关的成本。

交易成本的本质是,所有用户(买方)付出的但企业(卖方)没收到的成本,以及所有企业(卖方)付出但用户(买方)没收到的成本。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单位交易费用的下降会带来交易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显著增长。诺斯则用交易费用来衡量制度的有效性,并提出降低单位交易费用会提高制度的效率,他认为,制度变迁才是经济发展的真正原因。

威廉姆森把人一有机会就会不惜损人而利己的“本性”称为机会主义。人的这种本性直接影响了以私人契约为基础的市场效率。

机会主义的存在使交易费用提高。交易越复杂,交易费用提高的幅度也越大。一切足以提高市场交易费用的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才使交易费用上升的。

威廉姆森曾指出了交易成本的六项来源。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进行交易的人,因为身心、智能、情绪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受到限制和约束。投机主义(opportunism):参与交易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欺诈手法,同时增强彼此的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增加而经济效率降低。不确定性与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于环境因素中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各种变化,交易双方均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纳入契约中,使得交易过程增加不少议价成本,且交易困难度上升。少数交易(small numbers):某些交易过程过于具有专属性(proprietary)、异质性(idiosyncratic),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从而导致交易对象减少及市场被少数人把持,市场运作随之失灵。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得市场的先占者(first mover)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而获益,并形成少数交易。气氛(atmosphere):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营造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将使交易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及成本。从产品角度,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的来源概括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确定,信息不完整和信息有成本。信息不对称:当交易中的一方有别人没有的信息,我们说,信息是不对称的,否则信息是对称的。信息不确定:如果在交易过程中至少一方当事人选择行动之后才揭示相关信息,那么信息就是不确定的,否则信息就是确定的。信息不完全:若在交易开始时,某些相关信息至少不为一个当事人所知,信息不完全就产生了。信息有成本:信息有分散性和主观性,信息的认知、发现、收集、处理、传播、鉴别与吸收都有成本。所以,最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手段通常是信息相关,这就是信息科技产品严重改变人们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原因,也是互联网公司市值高的原因,它们的产品极大地降低了一些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在传统上有三类:市场型交易成本(买卖交易),管理型交易成本(组织内管理交易)与政治型交易成本。产品经理只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才能发挥较大作用,所以主要关注的是市场型交易成本。而市场型交易成本主要分为以下三类:(1)搜寻(商品和交易对象)成本和度量(交易对象和商品的属性)成本;(2)寻价(议价比价)成本和决策(决策和订立契约)成本;(3)实施成本和保障(权利、违约、意外、监督等)成本。

从经济学里交易成本的角度,很容易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把供给品尽量变成标准品,降低了度量成本,降低了不确定性带来的决策成本和保障成本。现在我们在某些业务上比较强调追求“确定性”,用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其实就是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

◆ 3.5 供需定律

曼昆: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供给定律: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也减少。

◆ 3.6 相对价格

人间第一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对价格降低,需求量上升。相对价格 =(直接成本+交易成本)÷ 效用组合

◆ 4.1 理性决策

理性决策的三要素,按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是:理性的信念、理性的目标、理性的行动。

产品经理的工作核心,最终都是权衡。产品经理是做权衡的,不是做“设计”或“创意”的。

这些千变万化的价值判断,不少是难以准确度量的,有几个常用权衡视角可以辅助提高主观判断质量。

概率思维和克服我方偏误,仅仅这两点就能大幅降低认知偏差发生率

◆ 4.2 常见的决策方法和误区

行为科学研究得出结论,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其他95%的行为都源自习惯。这基本上意味着是习惯而不是逻辑,决定了我们的一生。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讲逻辑、有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导致的结果。所谓理性,是指当条件合适时(理性并非总是优于本能和习惯),优先用逻辑、知识和思维去做出决策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行为,而不是任由本能和习惯驱使。

产品经理需要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事实,你所认为的事实,只是你所认为的事实。另一个人是否理解和接受这个事实,是受他的认知结构的刚性约束的。你只能在对方的认知约束内让他理解和接受他认为的事实,你只能按照对方的认知结构去设计沟通目标、沟通内容和沟通方式。

主观判断决策是最难的决策,没有数据或逻辑支撑,只能用关键变量和用户模型、交易模型来模拟市场运行,并据此做出判断。此类决策往往还需要强大的个人影响力来支撑落地。

在用主观判断做决策时,我们建议的思考习惯是:有一个想法后,把它记下来,用过往所有经验去证伪,如果无法证伪,那就假设它成立,存储起来。以后有新的信息或思考时,随时将它提取出来匹配一下,就可能有所得,从而产生新的结论。

认知偏误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特定思考、行为倾向,会导致理性或判断产生系统性偏误,这些现象被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广泛研究。

归因偏误归因在生活中和工作中都是高频行为,但人们常常有归因偏误。如评价自己时,把良好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把不良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而在评价他人时则相反,归因良好行为或成功时高估外因,归因不良行为或失败时高估内因。

遇事需要归因时,从以下三个维度快速评估一下行为主体(人或组织)、关联方(如果有,也进行一遍三维归因)、行为情境对结果的影响,往往能减少错误归因。以下是三维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 (情境)特殊性(distinctiveness):行为人在不同情境中是否表现不同。• (他人)一致性(consensus):其他行为人在相同情境下是否表现相同。• (个体)一贯性(consistency):行为人在不同时间是否表现相同。

一些常见的归因偏误现象如下。自利偏误: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将失败归因于环境。把集体行动的结果归因于自己,多过其他人会归因的程度。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评价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内在本质,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评价不喜欢的人的行为时,把他们做好事归因于环境因素,而把他们做坏事归因于内在本质。群体归因偏误:把个体的特质当作其所属群体的特质,或把个体的行为当作其所属群体的偏好。终极归因偏误:把问题归因于整个群体,而非群体中的个体。基本归因偏误:解释他人行为时,过度归因于内在特质(一定是他有这样的人格,才做出这样的行为),而非外在情境(也许是情势所迫,或这个场所有特殊的潜规则)。

达克效应:能力过差的人由于无法分辨能力好与能力差的不同,因而会错误地高估自己的真实水准,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

◆ 4.3 能落地的决策才有价值

产品经理可能无法影响老板或决策层的想法,却可以影响老板或决策层去想什么,这是专家部门的“非正式权力”的主要来源。

◆ 5. 产品经理的选拔与成长

基本上,能够拿证书的职业、专业评级有效性较高的职业就接近技能标准化。这种技能标准化的职业一般是可以通过有效学习和培训获得技能的,大学专业培养或系统训练可以量产普通合格人才。

产品经理的真正关键能力,不是能学习的知识(虽然产品经理也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是在实践中权衡取舍和持续迭代以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实践中训练和验证。

用户的体验也好,用户的自私程度和认知局限也好,各种正式非正式的制度习俗也好,各种技术、收入、成本、时间和组织因素也好,都只是互相冲突的约束条件。而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修炼内容之一,就是掌握每一个约束条件的属性和弹性。只有在无数产品迭代和情境下应用、挑战和验证这些约束条件,才能逐渐理解它们的边界和弹性,然后在未来的新产品上熟练使用这些约束条件,以更高概率地实现创新和突破。

面试一个产品经理,主要问两方面问题:一是围绕他过去做过的某件事(一般是某个产品或某个功能,也可以是其他)进行深入提问。你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你是怎么想到的?针对以后的情况你考虑了哪些方面和做了些什么?开始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发现了什么?什么东西和原来理解的不一样了?又发现了哪些相关的洞察,你和外部市场上的其他人对其认知不一样?在迭代过程中又是怎么做的?你现在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有什么变化?如果再回到当初,你还会做什么?

二是问一件他不熟悉的事,必须是你熟悉而他不熟悉的问题,用这个问题来判断他在面对一个陌生问题时,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角度去切入、分析和求解的,这其实是为了看他到目前为止形成的思维框架。如果只是要招一个人去负责一些产品细节和性能的优化,或者产品日常维护和沟通之类的执行性工作,不追求推动产品创新和突破的话,那其实招一个有一定经验的B类产品经理就可以。但如果你是要找一个真正对业务结果负责的产品经理,他就要有良好的思维框架,对用户、对社会有足够的认识,思维方法论成熟,既要会发散也要会权衡、会收敛,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追求产品的创新和突破。所以要问他一个他不了解的问题,看他是怎么拆解这个问题的。

◆ 5.2 产品经理的成长

掌握用户模型,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经过亲自体验、用户反馈、bad case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大量的预判和迭代验证等环节,直到预判上线后的用户行为有高准确率。掌握用户模型这条路没有捷径。

交易模型是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交易模型的关键是对某领域交易成本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多边利益博弈演化过程的充分理解

你是否习惯尊重事实和数据,会观察细节,重视亲身体验?有时候不同用户的需求是互相冲突的,一个用户也会有互相冲突的需求,用户、企业与上下游的产业链之间都会有复杂利益冲突。你是否尊重复杂的现实社会,愿意多维度权衡?你是否有自我怀疑精神、总是期待被现实反馈打脸并能进行自我否定和反复迭代?

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评估批判性思维要掌握的技能:• 判断信息是否恰当• 区分理性的断言与感性的断言• 区别事实与观点• 识别证据的不足• 洞察他人论证的陷阱和漏洞• 独立分析数据或信息• 识别论证的逻辑错误• 发现信息和其来源之间的联系• 处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 基于数据而不是观点建立令人信服的论证• 选择支持力强的数据• 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 识别证据的漏洞并建议收集其他信息• 知道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办法• 提出替代方案并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采取行动时考虑所有利益相关的主体• 清楚地表达论证及其语境• 精准地运用证据进行论证• 符合逻辑地组织复杂的论证• 展开论证时避免无关因素• 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把大学本科生的思维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无知的确定性表现:盲目相信。表现人群:大学新生。• 第二阶段 有知的混乱性表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表现人群:大部分大学生。•第三阶段 批判性思维表现:理性分析,精确求证。表现人群: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进入第三阶段。

初学管理的一个常见问题是,总觉得下属干什么都不如自己,于是什么事都想自己干。这个问题,用经济学上的“比较优势”概念很容易解答。下属干的活虽然产出比你差,但他省下了你干这份活的时间,你省下的这份时间可以用来干别的更有价值的活,两份活的总产出能不能大于你亲自干下属那份活的产出?

◆ 俞军的一堂产品课

关于用户价值,俞军谈了两大点:用户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需求有三个属性:用户价值,愿付价格,企业成本。

先简单地把这两点连接一下:用户价值取决于对于用户需求的挖掘,它可以用“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这个公式来度量,但如果用户对这个价值的愿付价格小于企业提供这个服务的成本,它就无法维持。

产品经理需要去寻找并挖掘那些价值最大的需求,需求的价值包括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两个层面,用户价值可以用“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这个公式来度量,商业价值可以用“愿付价格–企业成本”来度量,一个好需求,同时使两个公式的结果都为正数,且越大越好。

那么重点就是,能不能找到旧体验接近于零的用户群?什么时候用户的旧体验接近于零?其实就是世界发生某种巨变时,或用行业常用词来说就是“人口红利”出现时。俞军自己倾向于用“有新的生产要素出现”,那些堪称改变世界的生产要素,比如电、流水线、汽车、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我不由得发问:假如外界并没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当下又没有什么新的生产要素可以借力,决策者该怎么办?俞军的回答是:“不存在没有人口红利的时期,需求是无止境的。”

◆ 湖畔大学产品讲座

数据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引擎,是能兜底的,能用数据做决定的那些事,大多数时候不见得很费劲,但是数据驱动也有它的缺陷。首先,不是所有的事都适合做AB测试。其次,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做AB测试,很多事就做不了,容易形成依赖或者导致产品经理有目的地去挑选项目。最后,数据认知有限,只能反映过去,无法预知未来。

妥协:这一点在面试的时候可能更难感觉到,但是在公司里,如果看到某个人得理不饶人,其实你不太敢把他提拔到太高的位置,虽然他说的那些是对的,但如果不愿意妥协的话,未来大家会越做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