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正面管教

简·尼尔森 (Jane Nelsen) 57个笔记

第1章 正面的方法

我们常常剥夺孩子以负责任的方式作出贡献来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机会,然后却反过来埋怨孩子,嫌他们没有责任感。

正面管教型——“我们一起来制订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在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益的解决方案。当我必需独自作出决断时,我会坚定而和善,维护你的尊严,给予你尊重。”

基于受到惩罚时所产生的这种感觉和潜意识中的决定,孩子们不可能形成积极的人格。

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怎么办。你最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和善而坚定”的常用语,有助于你避免使用不尊重孩子的话语,并增进孩子们的合作:• 等一下就轮到你啦。• 我知道你能换一种尊重人的说法。• 我很在乎你,会等到我们能相互尊重时再继续谈。• 我知道你能想出一个好办法。• 要做,不要说。(例如,平静地默默握住孩子的手,向孩子演示该怎么做。)• 我们待会儿再说这件事。现在应该上车了。• (当孩子在商店发脾气时)“我们现在要离开商店,待会儿(或明天)再来。”

如果你查看一下对惩罚所导致的长期效果的研究,你会发现惩罚教给孩子的是暴力、偷偷摸摸、不自尊自爱以及其他的负面“技能”。

第2章 几个基本概念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不要替孩子做任何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原因就在于,如果我们替孩子做得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他们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他们“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

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的第一步,是要教导孩子依靠自己。然后,他们才能为帮助他人做好准备,并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感到自己特别能干。

下面的“矫正错误的三个R”,是树立“勇于不完美”榜样的一个绝佳的方法。矫正错误的三个R1.承认(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个错误!”2.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3.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当我们把犯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如果我们把犯错误看成一件坏事,我们会倾向于觉得自己无能,感到灰心,并且可能会为自己辩解、推托、轻下判断或者好批评——既对别人又对自己。另一方面,当把犯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机会的时候,承认错误就好像变成了一次让人兴奋的探索,“我想知道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

玛丽亚挑衅地回答道:“你要谈什么?”(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孩子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听并且相信大人态度的变化。)

第3章 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因为老大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必须成为第一或是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

很多老小不但被父母娇惯而且被哥哥姐姐娇惯。这使得他们很容易错误地认为,他们必须不断操纵别人为他们服务,才能显出自己的重要。

对于受到娇纵的孩子来说,最大的危险是只要他们没得到别人的照顾或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往往认为生活不公平。他们经常感到自己被这种不公平伤害了,并且认为自己有权发脾气、为自己感到难过,或者会以一种对别人有破坏性或伤害性的方式来报复。他们可能会产生这种想法:“当别人照顾我时,我才觉得他们爱我。”

如果衣服容易穿,并且有人教过孩子怎么穿,他们从两三岁起就能够自己穿衣服了。在孩子3岁以后,如果父母继续为孩子穿衣服,就是在剥夺孩子发展责任感、自立和自信意识的机会。孩子就不大可能培养出对自我能力的信心。相反,他们觉得只有当别人替他们做事时才会有归属感。没有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孩子就不大可能在学校里学得好,也不大可能培养出成功人生所需要的技能。

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不被娇纵时会有多么能干,孩子们就太吃亏了。

如果父母花时间训练孩子的生活技能,并允许他们通过实践这些技能来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孩子就会掌握有价值的人生技能。以为孩子长大以后就能学会照顾自己,只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孩子耽误得越久,就越难以改变他们对于怎样才能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看法。

有些排行最小的孩子会选择一种对生活完全不同的信念,并变成“赶超者”。他们往往错误地认定自己必须赶上并超越所有前面的人,以此显示自己的价值。长大成人后,他们会成为那种已经非常卓越却仍在企图证明自己价值的人。

很多父母没有认识到,当他们彼此在养育方法上存在分歧时,就营造出了一种竞争的家庭氛围。那些对彼此的养育方法认同的父母,营造的是一种合作的家庭气氛。

注意,当告诉约翰他的把戏已经该结束时,穆尔老师的态度非常重要。她没有以一种说教的口吻说“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她说的是:“约翰,我已经发现你是一个多么能干的小伙子。我会把你换到阅读能力最强的小组中去,因为我百分之百地相信,你有能力在那里做得很好。”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最恨父母对我们说“你只要努力就会做得更好”?这句话背后的态度常常是说教或者失望。这种态度会让所有的孩子都丧失信心。

穆尔老师对待约翰的方法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为穆尔老师的做法很恰当——是一种鼓励的态度,而不是失望的态度。

第4章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当孩子抱有只有自己说了算才有所归属的错误观念(当然是潜意识的)时,他们对权力的运用在别人看起来就像不良行为。当孩子们以这种对权力的误解为基础而形成错误目的时,他们就学不会以有用的方式运用自己的权力

错误目的表 错误的目的表-1.png 续表 错误的目的表-2.png

当老师或父母们发现自己与一个孩子陷入了“权力之争”时,最有效的做法是立即退出争斗,并要承认所发生的事情:“我觉得咱俩陷入了权力之争。我可以看出来我的所作所为也加剧了这个问题。我猜你觉得自己受到了压制。我不想这样,但我确实需要你的帮助。让我们都冷静一会儿,然后再看看怎样用一种彼此尊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同龄人压力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极其重要。较小的孩子虽然也会受到同龄人压力的影响,但大人的认可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同龄人的认可却比大人的认可更重要,而寻求同龄人的认可也就成为了他们行为的错误目的之一。与此同时,十几岁的孩子还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个性化过程。他们正在探索脱离了父母的自己到底是谁。他们对父母价值观的检验往往会表现为叛逆的行为。这种叛逆极少会延续到20岁以后,除非父母对孩子进行控制和惩罚。

第5章 当心逻辑后果

4.不要把自然后果强加给孩子;但要让孩子体验他们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自然后果,不要在自然后果上施加责难、羞辱和痛苦,也不要包揽孩子遇到的困难。

9.记住,“若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感觉更糟”是一个荒谬的观念。

第6章 关注于解决问题

当老师或操场的主管问一个学生,“你觉得在你的感觉好起来之前去坐坐‘暂停’凳会有帮助吗?还是你现在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帮助?还是愿意把你的问题放到班会的议程上?”的时候,尊重、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典型的启发式问题• 你当时想要完成什么?• 你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那件事情的发生?• 你从这件事中学到了什么?• 你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你现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想法?

“为什么”听起来像是在指责,并且会招致孩子的戒备。实际上,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以一种指责的腔调来问。

当孩子们觉得你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时,“为什么”才能起到作用。下面的指导原则会帮助你恰当地使用启发式问题:1.不要预设答案。如果你对孩子应该如何回答这些问题预设了答案,你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正是这些问题被称为“启发”式问题的原因。2.如果你和孩子中有任何一个人心绪烦躁,则不能提问。要等到你们两个都平静下来。3.你问的启发式问题要发自你的内心。让你的智慧指导你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并且要表达出你的同情和接纳。

第7章 有效地运用鼓励

记住,当我们改变我们的行为时,孩子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相信这一变化。

做出弥补是鼓励,因为它教给孩子社会责任感。孩子们在帮助别人时,会对自己感觉更好

在有社会压力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并且去做最有成效的事情,是需要相当大勇气的。

当处于社会压力之下时,要离开旁边的观众。你自己走开,或者以尊重的方式请其他人离开,以便你们能在私下里解决问题。

赞扬可能会促进一些孩子改善行为。问题在于,这些孩子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的人”。这些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

鼓励的长期效果在于它能让孩子自信。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孩子依赖于他人。

如果你对要对孩子说的话是赞扬还是鼓励感到困惑,想想下面的问题可能会有帮助:• 我是在激励孩子自我评价,还是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我是在尊重孩子,还是在摆家长的架子?• 我是看到了孩子的观点,还是只看到了我自己的观点?• 我会对朋友这么说话吗?我发现最后一个问题尤其有帮助。我们对朋友说的话通常都能符合鼓励的要点。

讨论有待改善之处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问孩子:“你觉得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花一些时间训练孩子这似乎不像听上去那么显而易见。大人们往往期待孩子们去完成那些未经过适当训练的任务。

花时间训练,意味着你的用词和期望要非常明确。

第8章 班会

在讨论一个问题之前,至少一天的冷静期是必需的。让孩子们等待超过三天就太长了,会让他们失望。这就是为什么每周一次班会可能会无效的一个原因(更短的冷静期适用于年龄小的孩子。在幼儿园,一个小时通常就足够长了)。把一个问题放到议程上,可以起到一个短短的冷静期的作用。

第9章 家庭会议

在家庭会议上实行“多数票”原则,将会凸显家庭的不和。应该在家里传达一种信任的态度——你们能共同找出对每一个人都尊重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网上提供“正面管教家庭会议册”[A Positive Discipline Family Meeting Album]电子版,网址是www.focusingonsolutions.com——作者注

第10章 你的性格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成年人也有错误目的。我们称之为“生活态度取向”(lifestyle priorities)。正如孩子们并不能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目的一样,大人也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这种隐藏的取向会导致大人行为不当,并对孩子造成影响。

你从孩提时代开始,就积累着大量潜意识的决定,这些决定共同形成了你的生活态度取向。现在,你的孩子也正在形成他们的生活态度取向。生活态度取向并不描述你是谁。它们代表着你在生活中做出的以何种方式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决定。实际上,成年人既会形成一种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又会形成一种次级生活态度取向。

识别你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感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受到威胁或不安全时,所采取的行为),以及你的次级生活态度取向(当你有安全感时所采取的通常行为)。

表10.1 四种生活态度取向:安逸、控制、取悦和力争优秀 四种生活态度取向.png

理解你的人生蓝图(你的生活态度取向),给你提供了一个作出一些修正的机会。它还能帮助你辨认出你的孩子正在开始使用哪幅蓝图,并且能使你更好地理解他们在感到不安全时的反应。如果你还确定不了你自己属于哪一种生活态度取向,就从下面四条中看看哪一条最符合你:• 当我和自己周围的人都舒适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出现紧张、痛苦和压力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安逸型)• 当事情井然有序而且很有条理,并且我能控制自己和局面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因为我认为自己应该知道或应该完成的事情而感到尴尬并被羞辱或被批评的时候,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控制型)• 当我能取悦别人并避免冲突而使我的生活充满快乐而不是困难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感到被拒绝、被孤立或者不被人欣赏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取悦型)• 当我获得成功并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时,我对自己感觉最好。当我觉得自己愚蠢、没价值、没有意义时,我对自己感觉最不好。(力争优秀型)在你有压力或感到不安时,以上描述中与你最符合的,就是你的基本生活态度取向。

我们会选择一种取向作为自己的处事方式,这是我们在日常感到安全的时候所采取的。当我们感觉到压力、不安全或威胁时,我们就会回到基本取向。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条件下、不同的情形中,我们会选择不同的取向;但其目的都是为了保持“必须如此”的取向。

表10.2 生活态度取向对养育风格、教学风格的影响[插图] 生活态度取向对养育风格、教学风格的影响.png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如果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感觉和要求,而又不期待别人与他们想的一样、感觉一样或者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受益无穷

第11章 综合应用

“你一收好你的玩具,我们就去公园。”这句话通常比下面这句话更有效,“如果你收好你的玩具,我们会去公园。”前者在孩子听来是和善而坚定的陈述,表明了在规定的条件下你愿意去做什么。后者在孩子听来(而且往往也是大人的本意)却像是对权力竞争的一个挑战。

正面管教工具1.花一些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在你感觉更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这些方式包括卫生间的使用技巧(适合父母)、小说的技巧(适合老师)、以及“积极的暂停”(适合大人和孩子)。2.决定你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要孩子做什么。3.让孩子预先知道你会怎么做。4.和善而坚定的行动,而不是光说。5.如果必须要说,语气要和善而坚定,而且说得越少越好。6.以情绪上的撤出让自己避开权力之争,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以后,关注于解决问题。7.用日常惯例表来避免权力之争。8.要避免就寝前的争斗,你可以一边给孩子盖好被子,一边和孩子分享一天中最快乐和最伤心的事情。9.通过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来避免权力之争。10.对孩子间的争端置身事外,或“让孩子们处境相同”。11.要先安慰打人的孩子,然后让这个孩子和你一起去安慰被打的孩子。12.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13.给孩子一个拥抱。14.运用你的幽默感。15.让孩子参与晚餐的计划、烹制和打扫。16.设计一些暗号来提醒孩子该做什么。17.给孩子提供选择,而不是要求。18.用“你一……,我们就……”。19.用零花钱教孩子学习管理金钱,而不是用作奖励和惩罚。

第12章 家里和教室里的爱与欢乐

把我们引向痛苦的一个歧途,就是每当我们或我们的孩子不能一劳永逸地学会某些事情时,就感到自己无能或感到沮丧。通往爱与欢乐的道路,不仅包括要承认我们会犯错误,而且要承认我们会有一遍又一遍地学习的机会。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1.不要搭理对方。(转身走开要比留下来打架需要更大的勇气。)a.做些别的事情。(玩另外一个游戏,或参加其他活动。)b.为冷静期留出足够的时间,然后,采取以下步骤。2.以尊重的态度讨论发生的冲突。a.告诉对方你的感受。让对方知道你不喜欢所发生的事情。b.听对方说他的感受以及他不喜欢什么。c.把你认为你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产生有什么责任告诉对方。d.告诉对方你愿意做些什么不同的事。3.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例如:a.找出一个一起玩或轮流玩的方法。b.道歉。4.如果你们无法一起解决问题,就寻求别的帮助。a.把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这也可以是首选的办法,并不一定非得最后再用。)b.和一个家长、老师或朋友商量。

附录3 给家长的信 (请按您的需要改写)

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人所必需的“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1.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我能行。”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和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4.内省能力强: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5.人际沟通能力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6.整体把握能力强: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