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内疚清理练习

《内疚清理练习:写给经常苛责自己的你》

伊尔斯·桑德
49 个笔记

第七章 良心不安:理性的或非理性的

◆ 若你的良心不安与你已做或是没做的事情有关,它就是理性的内疚。

◆ 如果你感到内疚,却不太明白确切的原因,或是这种内疚感是因为某个超出你控制范围的意外或状况,那么你的良心不安就是非理性的。理性的良心不安——你感到内疚的程度,会和你对当下的状况有多大的影响力,以及因此造成多大的伤害相对应。非理性的良心不安——以当下的状况而言,你内疚的程度太夸张了。

第八章 鸵鸟法和蚂蚁法:两种错误策略

◆ 如果可以一直让每个人(包括你自己)都开心,就能避免产生良心不安的感觉。不幸的是,这种情况通常很少发生,你往往必须做出选择并排出优先级。

◆ 鸵鸟法:有些人不愿承认他们已经做出了选择。他们总是能解释为什么必须这样做,或者他们是因为别人才这样做的。

◆ 蚂蚁法:有些人会尽其所能让周围的人开心和满足,希望避免任何坏事发生。如果这么努力却还是失败了,而且周围的人还感到失望的话,他们就会尽其所能做出补偿,比如会变得极度合作、极力取悦他人,或是自欺欺人。

◆ 这两种策略都会让关系变得紧张。

第九章 良心不安的组成要素

◆ 对于哪些情绪应该被视为基本的情绪,并没有定论。但所有心理学家都认同以下四种情绪属于基本情绪。
● 愤怒
● 恐惧(焦虑)
● 悲伤
● 快乐
这四种情绪,足以涵盖我们的大多数感受。比如说,悲伤和愤怒混合就等于失望,焦虑和快乐混合等于兴奋。

◆ 良心不安的感觉通常包含以上情绪,其中愤怒经常会被压抑。

  • 愤怒:你会责备或怪罪自己。
  • 恐惧:你会害怕别人或自己的愤怒或评断。或者,你可能会担心事情以某种方式变得对你不利。
  • 悲伤:你会希望自己或其他人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或是情况可以有所不同。
  • 快乐:你会因为某件事不是发生在你身上而心怀感激,或是感到庆幸。

第一十五章 练习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

◆ 准备一本专门用于这项练习的笔记本。至少一天一次,把重点放在你所做的好事或有建设性的事上,把它们写在笔记本里。像父母看待孩子那样,用充满爱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即使这些正向的努力最后没有达成你希望的结果,也要为了良好的动机认可自己。每天至少写下三件事。

第一十六章 你可以这样练习 觉察你的自我批评

◆ 每天在笔记本里写下自己做的三件事,或是值得称赞的三个想法。每天这么做,坚持 3 ~ 4 个月。

第一十七章 第三章 影响力与内疚感

◆ 影响力和内疚感有密切的关联。如果你对某个状况没有影响力,那么那件事出错就不是你的问题。

◆ 当你想对自己的良心不安做些什么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对这个状况有多大的影响力?

第二十六章 如何调整你的守则

◆ 当你想改变自己的守则时,付出额外的努力将非常有必要,不要只是放在脑袋里思考,而是要把它们写在纸上,反复阅读。如果你不想用写的方式,可以试着大声把它们说出来,并重复好几次。当你在训练自己适应新守则的时候,记得先打破旧守则。只有这样,你才更容易适应新守则。你越是违背自己的守则,它们对你产生的威力就越小。

第二十七章 打破不受欢迎的守则

◆ 如果你觉得打破旧守则很困难,请好好检视相关的推定。你可以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为什么我应该要这么做?● 如果我不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事?● 为什么我不能那么做?

第二十九章 第五章 恐惧是内疚的一部分

◆ 内疚往往与恐惧相关,恐惧来自你自己或其他人的愤怒或意见。恐惧感可能促使你长时间迎合他人的期待,但其实没有人会满意。而无论你多么努力,总会有某个人希望你做得更多。此外,你还可能会因此筋疲力尽,给自己巨大的压力。

◆ 恐惧是内疚的一部分。如果你怕被拒绝,或怕别人生气,就容易变成别人期待下的奴隶;如果你急切地想取悦别人,可能会激怒对方

第三十章 练习与内疚共处

◆ 你可以和自己的内疚合作,就像在认知疗法中与焦虑合作一样:让自己毫无保留地去接触你害怕的东西。如果你害怕坐电梯,就应该去坐电梯,直到搭乘的次数多到足以让你觉得坐电梯很安全。

第三十二章 找回被讨厌的勇气

◆ 再举例,如果孩子在超市一直吵着要买糖果,你就买给他,不只是孩子,连店员都会很喜欢你。但从长远来看,你当时如果能拒绝,或许会对自己感到更满意。在你因为自己的孩子尖叫而感到内疚时,虽然这样会惹怒收银员和排队付钱的其他人,但也要记得留意自己成长了多少、成熟了多少,因为你愿意挺身支持自己的决定,即使你会因此被孤立。

第三十四章 第六章 受害者情结与退行现象

◆ 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的问题在于,我们根本没做什么以补救当下的情况,但我们往往是唯一能做些什么的人。最极端的逃避责任的方式,是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我们可能一直如此,从我们年纪还很小、必须依赖大人的时候就开始了。等我们成了大人,如果还这样看待自己的话,那么最可能让我们变成受害者的,其实是我们负面的行为模式和不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我们选择什么也不做。

第三十五章 受害者情结:最极端的逃避责任

◆ 孩子也可能成为他们所依靠的大人的受害者。他们拥有的机会并不像大人那么多,多到可以做出改变情况的决定。一旦你成为大人,如果你还觉得自己很无助,就太不切实际了。拒绝任何个人应该负起的责任,还把责任丢给别人,将会制造出极大的问题——不只是对他们自己,也会对其他人造成影响。这并不是说他们是坏人,而是因为他们被困在某种有害的行为模式里,没有放下自己的过去。这种扮演受害者的策略,很可能源于童年的创伤。另外,会扮演受害者角色的,不一定是特定的某些人。如果承受的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多数人都可能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第四十七章 你可以这样练习 警惕受害者陷阱

◆ 警惕受害者陷阱 想想看,当你听到有人在抱怨其他人,而这个人通常只会把自己视为受害者,你会有怎样的反应?你会和他一起掉入受害者的陷阱,还是会跟他谈谈,看看有什么方法能够改变他的处境?

第五十三章 实例 1——对缺失的亲密感感到内疚

◆ 身为父母,我们可以帮助并支持已成年的孩子,如果负担得起,甚至可以为他们付费,帮助他们去接受心理治疗——如果我们觉得有帮助的话。但是,我们必须克制自己,允许他们直面属于自己的危机、做自己的选择,并为此负起责任。 在这一切发生时当个旁观者,说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我们非常渴望帮助孩子度过他们人生中的艰难时刻,因此,眼睁睁看着他们因为失败而痛苦,可能会让人难以忍受。然而,只有不过度干涉孩子的人生,才可以看到他们成长,见证他们在面临并克服挑战时获得的快乐与骄傲。 与其过度干涉成年孩子的人生,不如专注地扮演好他们的模范。

第五十六章 原谅你自己

◆ 我们都会犯错,但也会从这些错误中学到东西。我们必须努力和自己以及我们所做的选择和睦相处。

◆ 如果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为完全出于自我中心主义,甚至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记得要为有勇气承认并接受自己内疚的行为表扬自己。

◆ 不要判自己“终身监禁”、用余生来惩罚自己。

◆ 原谅自己并不代表你从此不会再自我折磨。你并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原谅,可以是决定不再惩罚自己,然后尽最大的努力,专注于正向思考。

第六十章 非理性内疚的破坏力

◆ 在理性的内疚中,通常蕴含着成长的潜力;而非理性内疚只会让你的良心更加不安。

第六十一章 练习一:检视你的内疚

◆ 练习一:检视你的内疚

◆ 非理性的内疚感,可能很难被发现。写一封道歉信可以帮助你更贴近自己的想法,看清楚当下的状况。写信的时候,记得放下理性的自己。你只需单纯地通过道歉的行为,让你的内疚自己发声,不要预先审查。

第六十二章 练习二:表达你的无能为力

◆ 练习二:表达你的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利用“但愿”这个关键词,来表达自己的无能为力。

第六十三章 让你的内疚发声

◆ 从内疚感的角度出发,写一封信给自己,让它告诉你,你该怎么做,才能不再对当下的状况感到内疚;让它把信息传递给你。

◆ 这项练习的重点在于,不要只是在心中琢磨,要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跳脱出来检视它们。买一本标准尺寸、内页空白的笔记本(不要横线或方格的)。允许你的内疚在左侧发声,然后你在右侧做出回应,这样就能对照自己的内疚和相应的回应。

◆ 一边是理性,一边是情绪,两者都可能影响你、牵引你走向不同的方向。又或者它们可能会轮流成为主导。写在纸上检视它们,能让它们之间的冲突变得泾渭分明,也能让你更从容地思考应对策略。做完笔记本里的练习之后,你可以坐下来,交替阅读两边的信息。让自己的眼睛在左右两边来回移动。花点时间想想它们的差别,感觉一下它们会如何影响你的内疚感。

第六十五章 你可以这样练习 道歉信与回应清单

◆ 你可以这样练习 道歉信与回应清单回想某个曾让你感到内疚的情境。写一封道歉信,说你对一切感到抱歉——包括完全不可能也不公平的那些状况。接着用“但愿”这个关键词,把每一则改写成无能为力的陈述。把这个过程对你的心情产生的影响记录下来。你也可以回想另一个情境,从内疚感的角度出发,给自己写一封信,吐露心声。整理一份清单,列出信里所有的要求或控诉,并针对每一项进行回应。除了要求和控诉,也写下你的回答,让它们并排,一目了然。

第六十八章 愤怒只是用来掩饰其他情绪的情绪

◆ 愤怒只是用来掩饰其他情绪的情绪

◆ 无论怒气指向谁,都可以被视为是一种不想面对现实的防卫反应。只要他的想法只专注于过去,例如幻想事情可以变得更好,死亡的感觉就不会这么真实。他可能会短暂地欺骗自己,觉得他所有的愤怒或遗憾都可以改变现实。当内疚的感觉发挥了防卫作用,他就再也不想说出愤怒或良心不安的感受。这样一来,他身边的人就会很难理解,为什么在他们看来极为平常的话语或行为,却会让他感到如此内疚。把遗憾看作对抗其他情绪,或不想面对可怕现实的防卫反应,一切就都说得通了。只有在一段时间过后,当他开始感觉做回原来的自己,才可能明白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明白自己的行为只是普通人的反应,是可以被原谅的。

◆ 良心不安的感觉也可能会像厚重的毯子一样裹住你,保护你不去面对还没准备好要承认或没有能力处理的情绪。

第六十九章 内疚是对无助和悲伤的防卫反应

◆ 当你在某段关系中感到内疚,试着找出你无法面对或承认的现实情况,会对你很有帮助。如果关系中的对方过得不好,也缺乏与你积极相处的意愿,你就会觉察到潜藏在表面下的愤怒和悲哀。

第七十章 重点是:你想要什么?

◆ 知道自己在关系中想要什么,是很重要的。情绪,其实就是对于你的期望能否被满足而产生的反应。

◆ 如果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就会觉得快乐。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通过“战斗”争取到想要的东西,你的愤怒程度就会随着“战斗”意志而上升。

◆ 如果你放弃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悲伤就会让你不得安宁。如果你还没准备好面对现实、感受自己内心的悲伤或“战斗”的意志,内疚和良心不安就会像浓雾一样悄悄地潜入你的心里。走出迷雾的第一步,就是发现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第七十五章 责任和掌控

◆ 因为我们不肯放手的东西太多了,所以被困在痛苦的挣扎中。有时候,放手正是通往自由的途径。

第七十六章 把内疚转化成悲伤

◆ 给你已经失去的东西写一封告别信,可以帮助自己把内疚转化成悲伤。也许你失去的不过是希望或梦想而已。试着深入探索你的内心,想象你最想要的事物,接着与曾经拥有它的感觉告别。在告别时,“谢谢”永远是很重要的词汇。如果你能找到值得感谢的事物,就更容易学会放手。

第七十七章 你可以这样练习 撰写告别信

◆ 你可以这样练习 撰写告别信

◆ 回想某个曾让你感到内疚的情境。仔细想想当时有什么是你可以放下的,也许是希望,也许是你一直努力想达到的某些目标。写一封告别信,好好品味把内疚转化成悲伤的感觉。

第七十九章 附录 15 种内疚清理练习 【有想看的书找不到 请到公众号:东东电子书】

◆ 附录 15 种内疚清理练习

  1. 弥补自己做错的事如果你真的对自己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感到内疚,可以对牵涉其中的人表达你的歉意,甚至提议做出弥补。道歉并没有任何限制。即便存在着不愉快,也没有什么理由让你无法回到过去的关系中。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二章和第八章。

  2. 修正你的人生守则检视自己遵循的守则,对你和你所面临的情境是否恰当。如果你太容易感到内疚,或许是你的守则或行事准则太严格了。更多详情,请阅读第四章。

  3. 降低你对生活的期待如果你觉得自己或你所爱的人不需要面对失败、悲哀和危机,那么一旦失望的感觉涌入,并让大家都感到震惊的时候,就会产生太多需要分担的责任。更多详情,请阅读第四章。

  4. 和别人一起分担责任如果可以和别人一起分担,你就没有理由一人扛下所有责任。除了你,还有谁对某个特定的状况也有影响力?列出影响力清单,并把责任分配给清单上的所有人。可能的话,确定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的百分比。分配给别人的责任越多,你感到的内疚就会越少。即便你卸下了一些责任,你还是可以负起全责,让状况从这一刻起变得更好。在某些情境当中,这样做是最明智的举动。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三章。

  5. 把心里的愤怒发泄出来写信给其他也有错的人,明确说明他们应该分担的责任,告诉他们应该做或已经做的事情是什么。信件不必寄出,它们只是为你自己写的,这些信或许会让你去找一个或多个也有责任的人谈谈,或者它们只会让你开始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三章。

  6. 检查你的内疚是否出于理性写一封“道歉信”和一封“内疚信”。在写信的同时,你最有可能发现内疚当中非理性的部分,那可能是你不自觉排除的。更多详情,请阅读第十章。

  7. 原谅你自己你要决定不再为犯下的错做出补偿。不要用余生来惩罚自己,而是专注于你从此刻起所拥有的机会。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九章。

  8. 8.检查是否有其他隐藏的情绪内疚感有时会掩盖其他情绪。试着查明你在一段关系中想要的或向往的是什么。问问你自己:有什么事情让我感觉很差吗?我失去了什么吗?有什么事情是我怀念的?我在生那个人的气吗?即便我觉得这样有点不恰当,我也真的感到开心吗?更多详情,请阅读第十一章。

  9. 清楚自己的界限你必须明白,在一段关系中,如果对方缺乏责任感,你可能会因为揽下过多的责任而感觉被压垮,而那其实应该是别人的责任。或许你应该在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中设立界限。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七章。

  10. 放弃战斗内疚是压抑的愤怒,愤怒是来自战斗精神的能量。有时候,我们所面临的战斗是非常艰苦的,而获得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高。仔细想想自己到底为何而战,并考虑目标是否切实可行。你或许会因为放下希望和战斗而感到释怀。更多详情,请阅读第十一章。

  11. 和内疚成为朋友我们最大的问题,往往是为了摆脱情绪所做的一切。要提醒自己,情绪其实不危险,可是试着接纳它们也并不容易。请对你的内疚保持好奇,仔细检视它,不要让这种感觉牵着你的鼻子走。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五章。

  12. 把内疚视为附加税额当你做了不符合他人期待的举动时,或许你会害怕他们生气或评断你。这时,你可以试着和恐惧共处,也接受你因为无法让大家都开心而悲哀的感觉。告诉自己,内疚感是你必须付出的代价,因为你做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举动。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五章。

  13. 把责任奉还给别人如果你曾在过去的某段时间让别人感到痛苦,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悔恨和对那件事的遗憾,但不要为此做出补偿,也不要觉得你有责任确保对方过得很好。对方若是成年人,只有他自己才是唯一应该承担责任的人。承担了属于对方的责任,并不是一件好事。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九章。

  14. 承认你也有责任如果你做的决定伤害了别人,对你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承认你也有责任。不要企图证明你做得没错。承担自己应该负起的责任很勇敢,也很值得赞许。这样做也能帮助你成长。更多详情,请阅读第八章。

  15. 学会赞美自己准备一个本子,每天写下三件自己做的值得表扬的事,坚持 3 ~ 4 个月。这项练习可以训练你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更多详情,请阅读第二章。